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wǎng)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頻道  >  審計動態(tài)  >  地方動態(tài) > 正文
 
安徽碭山縣出臺關于實行審計工作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的意見
 
【時間:2009年09月11日】 【來源:安徽省碭山縣審計局】字號: 【大】 【中】 【小】
    
    隨著審計范圍不斷拓展和審計職能的進一步強化,審計工作的任務愈來愈繁重,審計機關能否切實履行使命,充分發(fā)揮保障國家經(jīng)濟社會正常運行“免疫系統(tǒng)”功能,其關鍵在于審計工作的執(zhí)行力。為此,安徽省碭山縣委、縣政府根據(j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結合該縣審計工作實際,于近期印發(fā)了《關于實行審計工作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的意見》。

        該意見明確規(guī)定,一是堅持權責統(tǒng)一,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依法依規(guī)、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依法有序地進行問責。二是問責對象為需問責的被審計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被審計事項的具體負責人。三是問責的方法、程序。首先由國家審計部門對被審計單位和相關事項進行審計,并提交審計報告;其次根據(jù)審計報告的結果,由特定部門鑒定是否有失責行為存在,如果有,則要鑒定責任的類別、大小及相關責任人;第三根據(jù)責任的類別、大小,分別將不同的責任交至不同的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縣委、縣政府。四是問責的情形為對黨政領導干部“不作為、作為不力、亂作為”或“不履行、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重大失誤或不良社會影響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制度,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予以問責:1.決策過失,2.執(zhí)行過失,3.法紀過失,4.管理過失,5.內(nèi)部管理過失,6.不接受監(jiān)督,7.其他過失。五是問責的方式由被問責情形的性質(zhì)、情節(jié)和危害的后果決定問責方式,分為:責令公開道歉、停止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

    該項政策的出臺,對于強化審計機關執(zhí)行力,更好地履行監(jiān)督職能,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李善文)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