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北省通城縣審計局緊緊圍繞黨政工作中心,把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積極開展績效審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結合全縣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戰(zhàn)略,積極開展績效審計。該局高度關注重點建設項目的投資安全和質量,力爭通過績效審計替政府把好投資決策關、質量關、效益關,防止效益低下、重復建設等現象發(fā)生,重點審查工程建設投資有無弄虛作假、虛報工程量、偷工減料和擠占建設成本等問題,并對項目建成后的投入運營狀況及項目投入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等進行客觀評價。力爭通過績效審計替政府把好投資安全關。對于工程較大、建設周期較長的項目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督查,進一步規(guī)避政府投資風險,保證財政資金安全。
結合民生工程,以專項資金審計推進績效審計。該局將城市低保、南郊污水垃圾處理廠、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廉租房建設等與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納入到績效審計計劃中,力求找到影響、制約民生工程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主要因素,從而為加強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確保惠民、利民政策全面、深入、持續(xù)發(fā)揮作用。針對審計發(fā)現的問題和審計提出的建議,縣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審計結論及審計建議,要求多家部門聯合討論完善關于民生專項資金征、繳、存等各方面的制度和規(guī)定11個。
結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探索新的績效審計模式。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同樣包含經濟活動、經濟決策的效益性。該局在制定經濟責任審計目標中,以政府性資金為主線,突出資金使用效益和任期內重大建設投資,經濟決策的效益。同時,分析單位公用經費和人員經費的預算安排,審查單位公用資金的充裕程度,看單位公用經費結構是否合理,金額是否異常,防止“用多用少都叫屈”,審查職工個人所得的相對水平,看職工個人所得的類別金額,防止“發(fā)多發(fā)少都裝窮”。今年更是開創(chuàng)性的將十八家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進行綜合,編寫了2009年度通城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綜合報告材料,并且就如何防范和改正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合理化審計建議,及時向縣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工作小組做了匯報,獲得一致好評。(樊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