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又和全國人民見面了,隨著國家法制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審計的監(jiān)督理念也相應不斷變化,從國家治理的層面查找問題并提出建議,服務國家治理的使命又進一步提升,并逐一體現在一年一度的審計報告中。
十六大以后,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十六大報告當中把國家審計位置定在“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上,同時十年前,審計報告內容首次向社會公開,所引起的反響是巨大的,人們?yōu)樨斦Y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所觸目驚心。審計機關的這種透明又是雙重的,一個方面就是審計署把工作向社會公布出來,先把自己透明化,另一個方面,透明化自己的同時把別人也透明了。
十七大以后,免疫力審計增強了。隨著審計報告逐年公開,“審計風暴”不像以前那么引起轟動了,然而,此后同樣的問題不斷出現,又引起了人們對“屢審屢犯”的理性思考。于是十七大以后,審計更加注重向預防作用轉變,在劉家義看來,一個國家就像一個人的肌體,必須要有一個“免疫系統(tǒng)”來保護它的健康、安全,這強過得病以后再打針吃藥。而審計恰恰擔負起了這一預防功能。社會關注點的轉移推動審計更多地從問題背后而非問題本身探尋更深層次的東西,審計報告也開始用更多篇幅、更重筆墨揭示制度缺陷與管理漏洞。在審計部門的推動下,一些體制機制正在不斷完善:“三公經費”的公開、全口徑預算制度的建立、民間借貸管理辦法的制定、國企重大決策機制的建立等。
十八大以后,審計納入國家治理層面。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要求,大力推進審計監(jiān)督全覆蓋,充分發(fā)揮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作用。2013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圍繞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發(fā)揮審計的國家治理作用,2014年把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政策措施審計納入審計首要任務,安排了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同時要求其他審計項目也都關注此方面的內容,這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形勢下國家審計的自覺擔當。正如劉家義所指出的,對重特大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比事后監(jiān)督更重要,往往問題查出得越早,解決得越快,損失也越小。
審計作為國家治理中監(jiān)督控制子系統(tǒng)的‘免疫系統(tǒng)’,對維護、完善和促進國家治理有重要意義,審計作用逐步深化的過程,就是國家治理逐步完善的過程。(山東省東營市審計局李世強)